Meta面经 | Meta SDE 面试 全流程复盘|真题 + 解题策略 + 系统设计思路全公开!

想进 Meta,必须过一道道面试关卡:Coding + System Design + Behavioral 全都不能落下。今天这篇,带大家走进我们 Programhelp 一位学员的 Meta SDE 面试全过程,从题目拆解到系统设计策略,以及我们「实时语音辅助」的实际触发场景,全程还原。

Meta面经 | Meta SDE 面试 全流程复盘|真题 + 解题策略 + 系统设计思路全公开!
image

公司介绍:Meta 的技术面试偏好

Meta 的工程团队偏好追求「高效解法 + 系统思维」。面试官普遍重视:

代码的边界考虑是否周到

是否能主导讨论节奏

对系统瓶颈和 trade-off 的把握能力

Coding 环节偏向高频题型的变体,System Design 偏向围绕一个实际产品抽象建模,并强调 scalability 和 fault tolerance。

学员背景简介(Programhelp 语音辅助学员)

海本 CS 应届毕业生,Leetcode 刷题量 400+,英语听说读写流利

Meta 走内推通道拿到面试,担心 Coding 面高压 + System Design 卡住节奏,于是找到了 Programhelp,选择了我们主打的「联机远程 + 无痕语音提醒」服务进行全流程协助

面试过程复现

第一轮:两道算法题

这轮是一个白人男面试官,开场就直接切题。第一道题是典型的 DFS 套娃题,描述起来像这样:

有个嵌套 list,里面是整数或 list,每个整数要根据它的深度加权求和,顶层深度是 1,越嵌套越深权重越高。

我们学员在 Programhelp 联机协助下,边读题边和我们同步理解逻辑,很快就确认了关键点,比如:

深度从 1 开始;

空 list 要处理;

要用递归。

我们实时语音提醒:“注意 base case 和深度传参”,他也顺势把 dfs(nestedList, depth) 套出来,边写边解释思路,结构非常清晰,面试官连 dry run 都没要求。用时 10 分钟搞定。

第二题

这题是平衡括号校验:输入一串 ()[] 混合的字符,判断结构是否合法。规则非常细,比如:

  • 空串是合法的;
  • (A)[A] 都是合法结构;
  • AB 拼接也是合法。

我们一看就知道这就是 Leetcode 上那个经典题。但面试官特别在意空间复杂度。

学员在我们提示下,先用栈写了一个标准 O(n) 的解法,逻辑简单,面试官也满意。但紧接着他就追问:有没有 O(1) 空间的写法?

我们通过语音引导他回忆 正向 + 反向遍历的解法,并提示:“你得用 list 来处理 python 字符串不可变的问题。”果然,面试官一下就卡住了,还问:

“你这 result 是新建的吗?那不是也 O(n) 了吗?”

我们马上语音提醒:“他想要 in-place 解法,要么你转 list 改写。”学员现场就把字符串转成 list 操作,并解释:

“因为 Python string immutable,所以必须改成 list,才能避免额外空间。”

这一段沟通很快节奏,Programhelp 的语音提醒帮他锁住了重点逻辑,答得滴水不漏。最后面试官还问了一句:

“你这行 for i in range(len-1, -1, -1) 是怎么处理 empty case 的?”

学员答:“这是 python 反向遍历的 best practice,empty 情况也能处理。” 面试官居然还夸了一句:“This is exactly how we think.”

第二轮:系统设计 + 秒接 follow-up

第二轮是系统设计,设计一个类 ticketmaster 的购票系统。

我们赛前就提前准备好 user flow 图、模块图,开场后学员直接开白板画架构图,面试官一看非常顺,就开始问:

  • 大量用户瞬时抢票怎么办?
  • 未付款超时处理怎么设计?
  • 票卖完了怎么通知?
  • 怎么保证付款后一定能拿到票?
  • 有没有 waitlist 机制?怎么优先通知?

这时我们实时语音提示他别忘了提:

  • 分布式锁:抢票并发控制;
  • Redis + TTL:锁住座位 & 过期释放;
  • Kafka / SQS:处理付款成功的异步确认;
  • Priority Queue:waitlist 排队机制。

整个系统设计过程节奏紧凑,但每一个 follow-up 都被我们提前预测到了,尤其提到 waitlist + 优先通知的策略时,面试官频频点头,说:“This is exactly how we think.”

面试总结 & 建议

说实话,Meta 的面试难度不算“题海战术”型,但胜在节奏快、追问多、细节刁钻。我们这位学员总结得非常贴切:“会写代码是基础,但能不能讲出背后的 trade-off 和 scalability,才是胜负手。”

几点建议送给准备 Meta 的同学:

算法题别只刷题解,要练表达 + dry run 习惯。现场说得清比你写得快更重要;

系统设计提前准备好几个模块组合模板(cache + queue + database 的典型组合一定要熟);

不要怕追问,关键是结构化地应对问题,比如你可以分成“功能点”、“可扩展性”、“稳定性”三类回答;

英语表达不求高级,但要逻辑清晰,学员这次就靠“画图 + 分步骤讲思路”稳住了节奏。

特别提醒:Meta 的面试官喜欢通过 follow-up 看你的思维弹性,尤其在系统设计时。要做到“被问一句,反出三层”,其实就是我们 Programhelp 联机语音协助里反复训练的内容。

Programhelp:不是代考,是你的面试智囊团

我们 Programhelp提供一套“有痕却无痕”的面试协助系统:

全程联机语音提醒:题目读不懂?逻辑卡顿?我们会实时语音提示你思路关键词,帮你稳住节奏;

提前模拟真题,预测 follow-up 问题:本案例学员系统设计那题,我们就提前帮他准备了 “异步通知 + Redis TTL + waitlist 机制” 三大杀招;

英文答题表达模板训练:比如“从 scalability 来看,我有两个策略…”这类句式,我们帮你反复练;

远程联机 + 实时屏幕共享,无需本地任何痕迹:适配 Karat、CoderPad、Codesignal、HackerRank 等各种平台;

每轮面试前都有一对一预演 + 模拟答题,不仅是内容准备,更是心理节奏的调校。

所以,如果你是:刷了很多题但不敢真上场;对 follow-up 问题应对总是很虚;想找一个懂流程、懂系统设计、还能帮你英语表达保驾护航的团队;

那就直接联系我们,让我们成为你 SDE 上岸路上的隐藏外挂。

author avatar
azn7u2@gmail.com
正文完
 0
评论(没有评论)